詳解logo的設計趨勢
如果家是我們接觸的時間最多的空間形式,工作場所其次,那么移動屏幕已經成為必然的第三位。從2010年至今,智能機的使用率已從21%快速增長到63%,而且83%的美國居民的經常手機在線,這一百分比也保持著必然的上升趨勢。
現在人們通過智能終端設備上卡片大小的窗口來感知世界,這一變化對logo的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過去,圖標必須是簡單的,現在這一法則同樣適用,但是不意味著圖標設計沉悶無趣。設計師們思考過去,也不斷變革著“簡單”的含義。
一直以來我們都能理解屏幕圖標是可以伸縮的,然而我們對‘小’的概念發生了變化。在某些情況下“小”變得更加的豐富。尺寸的大小是可變的,因此才能便于我們閱讀,設計也必須變得越來越平面化。
當然,信息的移動也有不好之處。設計師和受眾同樣也需要逃離一切數字信息的包圍,他們需要一個解壓的機會,找一個能夠深呼吸而且可以躲避瘋狂的信息的場所。每個人都需要去外邊走走,沐浴在陽光下,而不是沐浴在屏幕的光線下,所以從現在開始去做吧。
設計師們關于各種移動屏幕嚴酷要求方面的回應,很多都在近年的流向趨勢報告中有所反映。今年日趨增多的許多“手繪類型”的解決方案證明了這一點。顏色更明亮、更輕便比立即吸引沒有象征性的解釋更加重要。
設計師還發現巧妙的創意空間,例如平面設計中表明維度的手法依然存在。logo設計可能會減少用線,但現在設計的方方面面是可見的。這些設計簡單,但現在更復雜。在其他的設計,像今年的“Pompons”解決方案幾乎不依賴于精確的,特定的形狀,而是依賴與能量和情感的交流。
和所有事情一樣,它是關于平衡的問題。一旦什么促使人們太偏激,人們自然就會反擊。人的渴望和需求,以及技術的供給和要求。敏銳的設計師總能從兩者的搖擺間能得到靈感。寶潔的全球營銷和品牌建設官Marc Pritchard說,“只有創造力沒有洞察力是毫無價值的。“今天,洞察意味著學習,即把數字局限轉化為溝通優勢從而以推進設計。